众合科技(000925)
智慧交通 | “重庆轨道交通互联互通的CBTC系统示范应用项目”通过中城协科技成果评价
2020/09/28 2188 字号:

2020年9月25日,《重庆轨道交通互联互通的CBTC系统示范应用项目》成果评价会在重庆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专家和学术委员会组织,重庆轨道集团、众合科技、中国通号、铁科院、交控科技、北京交大、重庆轨道院、北城院的领导和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邀请了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邓文中,以及来自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成都、武汉、西安等地的12名专家组成专家组


640.webp.jpg


专家组对该项目成果予以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专家组考察了重庆轨道交通大竹林车辆基地控制中心的全局调度系统运行情况和CBTC系统互联互通测试平台等应用环境,审阅相关资料并听取了项目工作报告、技术报告,以及重庆轨道交通10号线与4号线跨线运营、快慢车运行的情况汇报。


专家组一致认为,互联互通的CBTC系统示范应用项目成果显著,攻克了前期设计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系统功能及运营组织满足“互联互通”设计要求。整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社会与经济效益显著,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同意通过评审

重庆轨道交通CBTC互联互通示范项目

一、立项

重庆轨道交通CBTC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是建立在重庆轨道交通第二轮建设4号线、5号线、10号线和环线的单线信号系统基础上,为实现网络化的互联互通,通过对全网车辆制式、信号等基础条件的统一,规划并实施可实现列车跨线运行和越线运行的车站及线路,同时配以全局调度的运营管理方式,构建网络化运营的基本网络,并最终在重庆整个轨道交通线网中得以延伸,实现规划线网的网络化运营。 


该项目于2015年4月向国家发改委申报,并在6月获得国家发改委《关于下达产业转型升级项目(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201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发改产业 [2015]1210号)下达项目投资计划42114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12268万元,企业自筹29846万元,建设规模为实现4号线、5号线、10号线和环线四条地铁线路信号系统的互联互通。

二、基础条件

为保证互联互通的顺利实现,重庆轨道集团对互联互通的基础条件进行了全方面的前期研究。发现要实现互联互通,必须对车辆型号、信号制式、供电制式、建筑限界、车站长度、专用无线等条件进行统一,同时设置线间联络线以满足跨线运行的需求,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信号系统技术标准的统一。


虽然信号系统均采用CBTC制式,但各信号厂家在系统架构、信息流向、接口(协议、内容和格式等)、安全协议和电子地图格式等方面均不完全相同,要实现信号系统的互联互通,必须对技术标准进行统一。


国内外并无可用的信号系统互联互通标准,重庆轨道集团针对重庆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互联互通主体技术,结合重庆市轨道交通第二轮建设的需求,编制并发布了《重庆轨道交通列车控制系统(CQTCS)标准》 DBJ50T/-250-2016和《山地城市As型车车辆通用技术标准》DBJ50/T-259-2017,统一了车辆及信号各子系统的制式、功能、接口和安装原则等,将其作为重庆轨道交通二轮建设线路设计及建设指导依据。


同时,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牵头,借鉴先进的国际铁路信号安全标准和国内相关标准,提出基于中国国情的以车地接口为核心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BTC)互联互通技术规范(包括系统、接口、测试和工程四个部分),以推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行进程,解决新线及延伸线车辆受制于既有系统束缚的问题,为相关系统的招投标提供技术支持,并为形成中国创新型轨道交通产业及“走出去”战略奠定技术基础。

三、技术路线

合理、可行的技术路线是项目成功的基石,为保证本项目的顺利实施,制定了如下技术路线:


四、实施情况

工程建设期间,4号线、5号线、10号线和环线已共同召开多轮设计联络会议,明确了互联互通系统基本要求、系统布置原则及配置方案、数据收集及整理模式、各子系统间以及与通信、车辆、综合监控等专业的接口协议、互联互通安全认证实施方案等。


同时,细化了如电子地图格式、互联互通列车识别号编制原则、IP地址规划原则,对于跨线功能也统一了跨线车次号变更方案、LTE组网方案、跨线运行场景等。


(1)交叉测试:


2016年底,为验证4条线信号厂商所供系统设备是否符合互联互通接口标准、测试规范及重庆互联互通工程的功能需求,减少对互联 互通线路正常开通的影响、节省互联互通线路现场测试时间,信号厂商联合组建了互联互通室内“交叉测试”平台。


平台位于重庆轨道交通六号线龙凤溪车辆段,以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5号线、10号线和环线为背景,按照车载、轨旁、中心、仿真测试环境几个层次构建仿真 测试平台架构,各信号厂家提供样板段数据及相应配套的产品设备,通过实验室仿真测试模拟互联互通信号系统的各种运营场景。


(2)现场测试


基于前期室内“交叉测试”平台测试结果的技术铺垫,2017年8月,重庆轨道集团联合信号厂商在5号线展开了互联互通现场的调试工作。


2017年12月,获得第三方安全认证单位允许4号线、5号线、10号线和环线列车在5号线地面进行多车调试的授权,并开展了互联互通共线调试工作。


2018年2月,四家列车在5号线地面相继完成了单车调试、多车调试,经专家组评审后一致认为具备了共线试运行条件。


2019年11月,4号线和环线的互联互通跨线试运行。


2020年1月,完成跨线试运行,全局调度系统配合各线调试和试运行进度同步实施。


2020年5月,4号线和环线互联互通跨线载客试运营通过专家评审。


2020年9月,4号线和环线互联互通直快列车正式上线载客试运营。